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_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233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233节 (第2/3页)

待着。这时,淮王的一名亲信战战兢兢过来禀报,淮王只当他是胆小怕事,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,甚至拍拍亲信的肩膀道:“胆子放大些。”

    ??淮王问:“东宫那边情况如何?”

    ??亲信道:“已……已经成事了。”

    ??成事代表淮王的拦路石终于被清除干净了,他不由露出一丝得意,又问:“太和殿前的臣子们呢?”

    ??“归顺的仍留在殿前,抵抗的则暂时关入了宫廷里,听候主子的发落。”

    ??淮王对这个结果很是满意,他遣走亲信,一把推开了御书房的大门。

    ??此时,皇帝燕柘身穿冕服,正坐在御座上闭目,房内独他一人。

    ??淮王不会动皇帝,至少目的没达成前不会。自古以来,不管是子夺父权、弟夺兄权,还是叔夺侄权,控制皇宫后,绝不会第一时间杀了皇帝,因为杀了皇帝便做实了他的名不正言不顺。

    ??在拿到诏书之后,皇帝再因病驾崩,这才是“正道”。

    ??淮王虚情假意地跪地行大礼:“儿臣拜见父皇,吾皇万岁万万岁。”而后自行起身,他建议道,“今年的万寿节,皇兄没有办法领文武百官向父皇进表祝贺,往后,恐怕亦是如此……父皇,不若就由儿臣代替皇兄,领衔群臣进表贺寿,父皇觉得如何?”

    ??皇帝没睁眼看淮王的表演,应道:“你休想。”

    ??“都到这个时候了,父皇何苦还如此偏执?”淮王笑里藏刀,威胁道,“父皇若是早些松口,我那皇兄兴许还能留条性命,若是父皇执意不肯,嫡长皇子被奸人击毙,嫡次皇子补位,也说得上是符合正统。”

    ??皇帝陡然睁眼,怒道:“你敢!”

    ??淮王笑得更加轻狂了,他道:“儿臣敢做今日之事,又岂差多走一步?”

    ??“你要弑兄杀父吗?”

    ??“弑兄杀父也是你逼的!”淮王嘶吼道,“一个打小埋头做木工的废物,你视若珍宝,而我如何努力如何出彩,你置若罔闻,你宁愿把天下交给一个木匠也不愿意给我,何其折辱。”

    ??又讽道:“说起来,父皇的皇位不也是争来抢来的吗?儿臣这也算子承父业了。”

    ??“朕为皇长子,继位名正言顺。”皇帝睥睨殿中的二儿子,心中唏嘘,两个嫡子,一个太过心慈,一个太过狠辣。

    ??他不是对淮王置若罔闻,倘若淮王能是个明君,心中能有大度,登基后能容得下兄长一家,他又岂会完全不考虑淮王呢?

    ??万没想到,皇后与淮王的路子越走越偏。

    ??皇帝道:“朕即便去争去抢,也从未把刀架在先帝脖子,逼着他把皇位传给朕。”

    ??“看来父皇还是没有想明白。”淮王低头掇拾掇拾五爪龙九章服,说道,“皇兄被贼人击毙,父皇闻讯重病卧床,儿臣暂代父皇监理国事。文武百官还在太和殿前等儿臣,儿臣就不打扰父皇在此养病了,过几日再来问父皇的意见。”

    ??言罢离开大善殿,驾辇往太和殿去了,意气风发。

    ??第248章

    ??欲夺皇权,先破禁军。

    ??朝廷的统兵方式有很大弊端。自唐朝以来,各朝各代皆沿袭“居重驭轻”的政策,即“京师宿重兵,京畿内外当天下兵力之半”,把大半的兵力都安扎在京都周边,试图达到“举天下之兵不敌京师”的效果。

    ??好几十万的兵力围在京畿内外,皇帝怕武将带着士卒们造反,便又想方设法分权、制约。

    ??于是乎——禁军统帅有领兵之权,却无调动之权。兵部一群文官,上承皇帝旨意,通过印信、虎符有调动兵马之权,却无统领之权。一旦宫城内发生动荡,京畿禁军最先想的不是如何灭叛军,而是等朝廷的旨意、虎符。

    ??这样的布兵方式,看似牢牢守住了京畿,实则一旦京都失守,其余地方也将一溃千里。

    ??对家的兵力必定不敌大庆,所以他们瞄准大庆的驭兵漏洞,试图以此击溃强于自己的大庆。

    ??……

    ??被叛贼封锁的几座宫殿里,一片混乱,宫人纷纷藏躲以免遭殃。

    ??文武百官皆在太和殿里,六部衙门里并无几人值守。

    ?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