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27节 (第1/3页)
??自己总不可能根据姜星火的一番话,来决定大明未来的储君吧。
??更何况,朱棣进一步深思,如果他以为姜星火不知道他和老二的身份,所以才跟他们讲这番话。
??那么有没有可能,姜星火知道他和老二的身份,并且试图通过影响他的方式,把老二立为储君,这样姜星火就能实现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?
??毕竟,老二这种铁憨憨,别看平时瞧不上文人。
??但一旦老二认准了姜星火当老师,可比老大容易被人影响。
??退一步讲,哪怕是从判断上来分析,如果说之前在诏狱听课,姜星火所说的东西都是有理有据的,那么关于未来的预测,则是压根就无法验证真伪的事情。
??因此,朱棣必须知道关于未来“土木堡之变”的前因后果,才能确定姜星火是否在说谎。
??毕竟,这样一个重要事件,涉及到无数的人和事,如果全靠谎言,是很难编的圆的。
??本就不太相信的李景隆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,得到朱棣的眼神暗示后,李景隆继续问了下去。
??“第三个问题,未来发生的‘土木堡之变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?”
??第38章 天下之重,一肩当之!
??姜星火略微回忆了一下,穿越前作为大学讲师,他对自己的专业课以及帮其他老师代课时进行的备课,记忆都相当清晰,并没有因为数次穿越而模糊。
??“这次就不设置答案来选择了。”姜星火缓缓开口说道:“要从头说起,朱祁镇幼年登基,主少国疑,但有太后与三杨内阁扶持,大明的国势还算平稳。”
??朱棣微微眯起了眼睛,“三杨内阁”,现在内阁有杨荣和杨士奇,另一杨会是谁?
??忽然,一个人的名字出现在朱棣脑海中,与杨荣同年中进士的翰林编修杨溥。
??或许,这也是个难得的人才,自己稍后需要留意一番。
??“但随着三杨的老去,生长在深宫中被压抑了很久朱祁镇,越发渴望亲自行使皇帝的权力,证明自己是跟父亲和曾祖父一样英武的皇帝。于是在他亲政的几年后,终于等到了这样一个‘机会’。”
??闻言,李景隆面色古怪地看了一眼朱棣。
??“朱祁镇”肯定就是朱棣还未出生的亲曾孙,这样听起来,不禁有一些如听天书一般的新鲜感觉。
??毕竟,自古以来从来没有人能准确地预测未来。
??而朱棣这么信姜星火,如果姜星火的预言是真的,恐怕那么他李景隆也有幸成为亲耳聆听未来的人了。
??而朱棣的心思,则更为细腻一些。
??幼年登基到亲政,应该有十多年的时间,而结合三杨的年龄,以及朱元璋留下的“高瞻祁见佑,厚载翊常由”族谱,那么这个“朱祁镇”肯定是自己的亲曾孙。
??但为何姜星火说“跟父亲和曾祖父一样英武的皇帝”呢?
??这句话唯一能推导的结论就是,未来继承皇位的,是自己的大儿子朱高炽,而朱祁镇的父亲是朱瞻基。
??否则如果是二儿子朱高煦继承皇位,那么至少应该是“跟祖父和曾祖父一样英武的皇帝”,不应该跳过朱高煦。
??所以,姜星火依然有可能识破了自己的身份,在诱导自己,暗示大皇子登基后的坏结局,从而让自己选择二皇子登基。
??这一切依然有可能是姜星火编织出来的故事,朱棣如此想到。
??“正统十四年,瓦剌自甘州、大同、宣府
FF
X .